
漢貓喝茶🍵1.六大茶系簡介
撰文/吉米楊
「茶」之一味,可做菜、可入藥、可饗客、可為寶。想要喝茶,我們可以從它的製程分類開始,認識六大茶系,找尋自己所喜歡的味道。

一、白茶
白茶可以說是最簡單的一種茶葉製法。將茶葉採摘後,靜置於通風陰涼處七至十四天,盡量不要翻動它,就製作完成了。

喝白茶,一開始喝的是茶的本味,之後喝它經過時間發酵轉化的各色風韻。簡單的製作方式,讓我們在品飲白茶時,可以認識不同茶品種的風味,與不同產地的一方水土。
二、綠茶
每年採摘最幼嫩的一兩季茶菁,將其萎凋後加熱乾燥,綠茶就做好了。

綠茶喝它的鮮香回甘。好的綠茶隨著不同的品種與製程差異,帶有漂亮的昆布、海鮮、青草、豆青香。古時因為交通不便,每年新鮮的明前(清明以前)綠茶往往被指定為貢品,快馬加鞭地送至京城,就為了讓皇室、顯貴們一嚐當年的那一抹新鮮氣息。
三、黃茶
綠茶的香氣相對輕浮,可以試試看黃茶的風味。萎凋後的茶葉經過悶黃加熱後再冷卻,茶葉經過溫度的強迫氧化,轉化出淡淡的甜香與果香。

小眾的黃茶其獨特的風味,相比於綠茶的鮮香,顯得更加地沉穩而雅致。
四、青茶
不滿足於簡單的茶香與風韻?可以試試看各種青茶。萎凋後的茶葉經過浪青、靜置發酵後,加熱製作出來的茶葉會呈現各種不同的花果香氣。

不同品種、地域、工法、季節所製作出來種類繁多的青茶,能被定義的香型至少有數百種,足以滿足所有喝茶人對於茶香的想像。
五、紅茶
綠茶香氣只要半年就消退,黃茶過於小眾難以滿足喝茶人、青茶工藝繁雜不好掌握香韻變化,所以就出現了紅茶。

萎凋後的茶葉,讓它靜置發酵到相對極限,再輔以青茶的製作工藝,就製成了紅茶。相對於青茶它不需要太過考驗炒茶師傅的經驗,不用掐準短短幾分鐘的發酵時長,而美麗的花果甜香氣又能滿足大眾的味蕾,讓紅茶成為了產量與接受度最大的茶種;而各種特色工藝,讓紅茶也呈現出繽紛的風味。
六、黑茶
茶的製作,不就是將茶葉發酵後乾燥嗎?沒有高超的發酵技術,那就用其它方式來幫助發酵,也會獲得漂亮的茶香。

微生物的參與,讓黑茶呈現了不同於其它茶系的風味。獨特的木質香、荷香、熟果香,與沉穩的茶韻,讓你喝過之後,會情不自禁地愛上它。
簡單介紹了六大茶系,知道了各種茶系的基礎製作方式,以及它們的簡易香氣分類,之後我們再來深入瞭解茶的世界。